这几天,参加北京奥运会划艇、皮划艇比赛的各国运动员,已入住北京顺义宾馆。该宾馆内的“田风波保健推拿中心”独家承担这两个项目所有运动员的按摩任务,员工们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值得注意的是:“田风波保健推拿中心”的老板田风波和90%的员工,都是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位于洛阳新区)的毕业生。田风波激动地说:“洛阳是按摩的发源地,我们要利用奥运会这个契机,将‘洛阳按摩’再次发扬光大!”
2004年9月7日,全国盲人保健按摩社区就业现场会在洛召开,来自国内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家在会上曾热烈讨论“洛阳是按摩的发源地”这一议题。时任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副主任、亚太地区盲人按摩学会秘书长、国家保健按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的成为品说,按摩源于洛阳,早已受到学术界公认。成为品的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的《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明确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东周时期的“中央”一词,特指河南洛阳。按摩古称按跷、案杌等。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意思是:“洛阳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寒温适宜,故物产丰富,洛阳民众吃得好,但缺乏锻炼,容易患痿痹、厥逆、伤寒、伤热等疾病,治疗这些疾病,适宜用导引、按摩的方法通行气血,所以导引、按摩最早出现在洛阳地区,并从洛阳流传出来的。”据专家考证,按摩诞生于商代的洛阳。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校长李云昆说,《黄帝内经》这一记载,是世界上对于按摩最早、最明确的文献记载,早已得到学界公认,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推拿学》等权威论著,均采信这一观点。
按摩,又称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李云昆说,按摩从洛阳诞生后,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延伸,成为各国人民防治疾病的一种绿色、健康的治疗、保健手段。
文献记载中,按摩第一次运用于医学实践,就发生在洛阳周边的三门峡。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周代,虢国太子突然休克,昏迷不醒,眼看就要断气了,正好名医扁鹊从这儿经过,运用按摩、针灸的办法,成功救活了虢国太子,成为传颂千古的佳话。
隋唐时期,按摩在洛阳、西安等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隋朝,洛阳“太医署”(相当于后来的太医院)内就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唐代,洛阳的按摩医生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三个等级,既科学又严谨。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文化乃至医学,均在世界上处于“超级大国”的地位,按摩也在这一时期,逐渐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之后辗转传到欧洲,促生世界各地的按摩技术。现在风靡全球的“日式按摩”、“泰式按摩”、“韩式按摩”等各国按摩术,追根溯源,最早均源自洛阳。
“肚子疼,找王成,王成不在家;找王发,王发又会拨拉又会抓……”在洛阳农村,广泛流传这样一句民谚,很多中老年人都很熟悉。李云昆说,王成、王法究竟是哪一时期的大夫,早已无法考证,但从“又会拨拉又会抓”这一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断定:他们是名噪一时的按摩高手。
直到今天,一些来自洛阳民间的按摩高手,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活跃在城市和乡村。在郑州按摩圈内,有一手“按肚子”绝活的“鲁大妈”,颇有传奇色彩。“鲁大妈”名叫鲁淑娥,74岁,个子不高,身材较胖,出身洛阳老城的民间按摩世家,擅长腹部按摩手法,对于消化系统顽疾和妇科疑难杂症,她往往能“手到病除”,令人称奇。请她“按肚子”,40分钟就要收费300元。尽管价格不菲,但上门求诊者络绎不绝,可“鲁大妈”很有“个性”,上门求医的人再多,她每天最多治疗10个患者。
有实力撑起“洛阳按摩”金字招牌的,当属位于洛阳新区的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该校依靠洛阳民间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按摩资源,源源不断地培养按摩人才,在国内按摩界名声越来越大——
2004年以来,在北京医疗、保健按摩市场,突然出现一支来自河南的生力军,人数在2000人以上,不但“占领”了北京顺义中医骨伤科推拿诊所、北京和平盲人按摩中心、北京大谦盲人按摩中心等传统按摩的“市场高地”,而且名声越来越大,形成风格独具、实力雄厚的“按摩豫军”,很受患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广东按摩市场出现较早,最为成熟,市场庞大。早在上世纪80年代,“按摩豫军”就杀入广东市场,2000多名“中原高手”主要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高端医疗、保健按摩场所服务,早就打出了“洛阳按摩”这个金字招牌。
在省会郑州,由洛阳发轫的“按摩豫军”更是独领风骚。在郑州第一按摩医院、郑州第二按摩医院和“心诚推拿养生堂”等高档按摩场所内,“按摩豫军”几乎是“技术骨干”的代名词……
更熟悉保健按摩的洛阳人也许会感到疑惑:按摩场所的招牌上写的不是“日式按摩”、“泰式按摩”、“韩式按摩”等字样吗,“河南豫军”咋能进入这些“洋市场”?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高级讲师王凤兰说:只要您掌握了洛阳按摩的基础理论和传统手法,再根据“日式”、“泰式”、“韩式”等按摩的风格稍加变化,短时间就能熟练掌握各国的按摩术。
“按摩豫军”还频频闯出亚洲,走向世界。在英国、荷兰、意大利、瑞士等欧美国家和阿联酋、印尼、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按摩豫军”。瑞士伯尔尼、海肯等城市的一些按摩诊所内,里面绝大部分按摩师都来自洛阳,一些诊所为提高知名度,还经常邀请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的老师到当地讲学、行医。
申景良,是该校按摩术的杰出代表。中国推拿复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的申景良,被广东患者誉为“推拿圣手”。2004年之前,他曾长期担任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校长,当时就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申景良疗病不用X光机,用手一摸,就知道患者病在何处。
出人意料的是,培养了成千上万“按摩豫军”的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其前身竟是主要为盲人服务的河南省盲人按摩学校,至今仍隶属省民政厅。
1957年,河南省盲聋哑人习艺班(之后又称河南省盲人按摩学校)成立,每年都吸纳五六十名盲人入校,接受为期3年的按摩技术培训。最初,该校从北京聘请按摩高手任教,之后50多年内,该校系统、完整地吸取了洛阳民间按摩的精髓,成为洛阳按摩的“人才库”,培养了近3000名盲人按摩师和数以千计的按摩师。
中国盲人按摩界分北方派、南方派和中原派三大流派。北方派以北京、哈尔滨为基地,手法凝重、有力;南方派以上海为基地,手法柔和、轻快;中原派则以洛阳为中心,依托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的师资、人才资源,融汇南北之长,讲究刚柔相济,奉行“刚劲、柔和、深透、持久”八字方针。
该校在国内盲人按摩学界的影响,可非同小可。1987年,中残联首次编撰中国盲人按摩职业中专材,该校负责撰写《按摩学基础》、《伤科按摩学》等5本教材;1997年,中残联修编盲人按摩职业中专教材,该校又承担了《生理学》、《外科学》等6本教材的编撰工作;2006年,中残联第三次修编10本盲人按摩教材,该校又独力承担了《内科按摩学》、《妇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等5本教材,占了半壁江山。
该校副校长王轶群介绍,盲人从事按摩优势明显,一是盲人的触觉较正常人要敏感得多,寻找穴位比正常人快;二是盲人在社会上受到的诱惑较少,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研究按摩业务,可以更快地成为按摩高手;三是国家对于吸纳盲人就业的按摩场所优惠政策较多,盲人在按摩市场上就业优势较大。
1996年之前,该校只招收盲人学生,1997年才允许正常学生入校就读,但培养盲人仍是该校的“重头戏”。
近年来,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很受欢迎。据该校副校长王轶群介绍,2007年,该校毕业生不足500人,光北京、广东的企业上门招聘的名额就有2400人;今年,该校毕业生不足600人Bsport体育,120多家企业蜂拥而至,要签约3000多名按摩师,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不少刚入校的学生也被“提前预订”……
据王轶群介绍,除了按摩理论基础扎实、师资力量强,该校还有一个绝活:用易筋经强化学生内功、让学生练俯卧撑增强内功、锻炼手劲!
提起易筋经,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肯定会想起令狐冲等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在该校,每天早上6:20至7:30,是学生们练习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的时间,雷打不动。在每年学校组织的按摩手法大赛上,俯卧撑是必考科目。该校学生做俯卧撑,可不是常人手掌撑地,而是用手指撑地。一般学生都能用拇指、食指、中指支撑,连做五六十个俯卧撑;成绩好的,仅用大拇指支撑,能做50多个俯卧撑。
学生为何要修炼易筋经、练习俯卧撑?该校临床教学部负责人耿鹏老师说,从事按摩职业,就是“以指代针”,靠指力刺激穴位治病,手指没有劲,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按摩师。有了内功,有了指力,按摩师一指按下去,必须使患者身上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才能有疗效。
李云昆说,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吸取洛阳民间按摩高手的精华,挖掘民间武术瑰宝,尽一切力量重振洛阳按摩雄风,用我们的双手,撑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按摩市场,为更多的患者祛病健身。记者 程奇 通讯员 耿鹏/文记者 赵朝军/图Bsport体育Bsport体育